说起爆炸,其实大家都不陌生,但会觉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据专家调查,在石油开采现场和炼油厂中约有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场所属于危险区域;在化工行业中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场所属于危险区域;而在煤矿井下则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为危险区域。另外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涉及防爆安全的领域进行了定义,常见的有:炼油厂、化工厂、燃油燃气充装场所、医药制造业、气体管线和输配、分析实验室、表面喷涂工业、印刷行业、地下煤矿工业、手术室、制糖行业、木材加工场所、粮食处理与储存、金属表面研磨等。在以上涉及到的危险场所中,当爆炸性危险物质发生泄漏时,就会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混合物,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若生产现场中存在点燃源,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将极可能导致灾难性爆炸事故的发生。
例如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发生了一起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损失重大:9500平方米厂房被炸毁,268台机器设备被炸坏,54人丧生,1821人受伤;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煤集团大平煤矿也发生了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达148人,2人受伤,这次爆炸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达3935.7万元;2010年5月8日晚俄罗斯最大的煤矿拉帕德斯卡亚煤矿发生爆炸,当救护队进入矿井后又发生第二次爆炸,截至5月14日已确认66人死亡,24人失踪。两次爆炸都源于甲烷,但引爆原因尚不明确。
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引起这些爆炸事故的直接火源之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毫无疑问,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国民经济生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